你开始还摸不着头脑,但是随着博主对娃娃进行上色、拼接、塑形等操作,你会发现,一个灰头土脸的娃娃瞬间就走在了潮流前线。
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在强调圈层消费,但盲盒、手办、模型等二次元玩具的受众群体还是在不断扩大。
就算是不去关注这方面内容的人,也会在刷社交媒体时偶尔刷到相关的内容。
但不少人还是会感到疑惑:改娃一次就要花费成百上千,但新买一个娃娃可能也就几十块。
那么,这帮沉迷改娃的人,究竟图个啥呢?
改娃的兴起,离不开“娃圈”的爆红。
一切只为了让娃娃们
“过得更好”
不论是主打盲盒的泡泡玛特,还是推出了星黛露、玲娜贝儿等多个爆款棉花娃的迪士尼,再或是占有更长资历的人形玩偶,在网上都拥有大批粉丝,尤其是近几年盲盒概念的推出,让娃圈更加出圈。
正是因为娃圈的爆红,用户开始去思考如何让娃娃们“过得更好”,大家开始在小红书和B站分享改娃经验和教程,在咸鱼上买卖娃衣、配饰等。
而一些IP商家为了更贴近用户,实现社群化管理,还专门推出社交电商平台,玩具其中就专门开辟了改娃的栏目供用户交流。
目前来看,大部分人改娃的主要原因,还是抽盲盒抽到重复或者不喜欢娃娃的脸,所以想要改造娃娃。
大家将自己不满意的娃娃称之为“雷娃”,在小红书上“雷娃大改造”话题,以及葩趣里的“雷娃中心医院”话题,里面有大量修改“雷款”娃娃的教程和视频,以及用户秀出的自己改装后的娃娃。
对于盲盒类的树脂娃娃,大多数的改娃方式,都是将娃娃在沸水中煮,玩具软化树脂,方便将娃娃“大卸八块”,拆成一个个零部件。
随后,改娃师戴上手套,对娃娃零部件进行重组、去色、上色、改装、塑形等等过程,最终变成主人喜欢的样子。
这一系列的操作,有些类似普通人美容整形。而为娃娃们操刀的改娃师们,也是俨然一副上手术台的架势。